020—8385 0060
消化道疾病唱“主角”,近两成广州人消化不良!从用冰冻盐水给胃出血病人洗胃、止血,到拥有先进的消化道电子内镜主机及先进的高清晰电子结肠镜、胃镜、电子肠镜等各种电子内镜20余条。翻开东大肛肠医院消化科的历史,不难发现消化道病谱的变化,正是广州人半个世纪以来生活巨变的缩影。新中国成立初期“老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离不开贫穷和环境的恶劣。但时至今日,结直肠癌等“富贵病”的发病率却在短短10年间上升了50%,跃升广州第二大癌,平均每天有7.5人确诊。咨询在线专家
新中国成立前:消化道传染性疾病唱“主角”
新中国成立前和成立初期,广州的公共卫生环境和个人卫生意识普遍较差,很多疾病与“脏”和“穷”有关。在那个人均寿命只有45岁的年代,中风、心梗、癌症等反而是“罕见病”,而结核、鼠疫、天花等则大肆肆虐。在消化系疾病中,同样以传染性疾病为主,如霍乱、肝炎、伤寒、痢疾等。
新中国成立血吸虫引起的肝硬化、营养不良引起的肝腹水、消化道溃疡常见。胃溃疡曾占内外科住院总数的5.2%。
改革开放前:胃溃疡多到手术做不及新中国成立后,血吸虫引起的肝硬化,以及在五六十年代由营养不良引起的肝腹水,都具有那个年代的烙印。另一大常见消化科疾病就是消化道溃疡,光是胃溃疡就占了内外科住院总数的5.2%,“那个年代普外科医生做得多的就是消化道溃疡手术,多数是胃溃疡引起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王子社指出。
消化道疾病唱“主角”,近两成广州人消化不良!改革开放结直肠癌发病率10年上升了50%,已经超过肺癌,成为广州第二大癌,广州平均每天有7.5人确诊。
如今:富贵病、时代病轮番登场王子社说,如今因为胃溃疡导致胃出血的病例少多了,这主要归功于找到了胃溃疡致病的主要原因。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等社会变迁,与“穷”和“脏”有关的消化道传染病也逐渐绝迹,但“富贵病”和“时代病”却不断抬头,近年来更是走向高峰。例如与高脂肪高蛋白饮食、肥胖有关的胃食管反流、脂肪肝和结直肠癌,发病率不断攀升。其中,结直肠癌发病率10年上升了50%,已经超过肺癌,成为广州第二大癌,广州平均每天有7.5人确诊。
另外,现代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所造成的精神紧张,也使功能性胃肠病成为广州的多发病。我院对广州地区15岁~79岁健康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近两成的广州人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一成人有功能性便秘,8.3%的人有肠易激综合征,“有的患者,平时没事,一到考试、紧张时就要闹肚子。”
消化道疾病唱“主角”,近两成广州人消化不良!消化疾病影响人们健康生活,因此人们在生活中要注重消化疾病的治疗,不要自认为是小毛病就一拖再拖,终拖出大毛病来就得不偿失。
王子社强调,东大肛肠医院消化科是东大肛肠医院重点发展的特色科室之一,以满足胃肠消化道患者的需要。本科医疗优势在于病例来源广泛,医生临床经验丰富,科室现拥有先进的消化道电子内镜主机及先进的高清晰电子结肠镜、胃镜、电子肠镜等各种电子内镜20条。各种内镜探头可清晰的显现消化道影像,为消化道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大大提高胃肠镜检查的舒适性及准确性,同时还拥有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设备、大肠水疗机及其他相关的配套设备,满足了患者不同诊疗项目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