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肛瘘临床症状

肛瘘如何分型

标签: 广州肛肠医院 肛门瘙痒 治疗痔疮 广州    时间:2012-03-16

广州东大肛肠医院
  目前对肛瘘的分类尚不统一,但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隅越幸男分类法:(1979年)
  (二)全国肠肛协作会议制订的分类法
  国内普遍采用的按1975年全国肛肠协作会议制订的肛瘘诊断标准分类。
  1.按病源分
  化脓性肛瘘和结核性肛瘘。
  2.按病变程度分
  ①单纯性肛瘘
  a.低位单纯性肛瘘:仅有一个瘘管,一个内口和一个外口之完全瘘。内口在齿线处,管道通过外括约肌浅部或浅部以下。
  b.高位单纯性肛瘘:仅有一个瘘管,内口在齿线或齿线以上,管道行径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上,或穿行于直肠粘膜下,而不穿过肌肉者(包括内盲瘘及全内瘘)。
  ②复杂性肛瘘
  a.低位复杂性肛瘘:内口在齿线处,管道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下,并有支管和空腔,外口和管道两个或两个以上(包括多发性瘘和无高位内口的高位空腔,根据病变范围占肛门周围面积大小又可分为三度,Ⅰ度<1/4,Ⅱ度>1/4~1/2,Ⅲ度>1/2。
  b.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两个以上管道或支管和空腔,其主管道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或穿过直肠环,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内口,内口在直肠环以上者。根据病变侵犯肛门直肠范围大小,亦和低位复杂性肛瘘一样,可再分为三度。
  ③马蹄形肛瘘
  瘘管环行,外口在肛门部两侧,内口多在截石位6点或12点处。又有前位、后位、前后位马蹄形肛瘘之分。
  a.前位马蹄形肛瘘:瘘管环行,外口在肛门前方两侧扩散到会阴及阴道瘘,外口若在肛缘2.5cm以内,内口就在对侧。若在2.5cm以上者,内口可能在后侧。
  b.后位马蹄形肛瘘:瘘管环行,管道向肛门后两侧扩散,距肛缘较远较深,有多数外口,多数瘘管管腔相互贯通,内口大多在肛门后侧。
  c.前后位马蹄形肛瘘:瘘管环行围绕肛管,外口肛周一圈都有,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大面积被侵犯,管道行径复杂。
  (三)史兆歧教授分类法
  根据瘘管与肛门直肠周围间隙的关系,以及病理变化和治疗上的方便分以下类型:
  ①皮下或粘膜下肛瘘
  a.皮下瘘,是指原发内口在肛窦,瘘管在肛门管皮肤下或肛门周围皮肤下的浅在性肛瘘,外口距肛门很近。
  b.粘膜下瘘,系指原发口在肛窦,瘘管在肛门管直肠粘膜下,皮肤外没有开口。
  ②内外括约肌间肛瘘
  a.低位肌间瘘管:指内口在肛窦,瘘管穿至内外肛门括约肌间隙,穿过外肛门括约肌皮下部的肛瘘。而瘘管走向直,只有一个外口的,称作单纯性低位肌间瘘。而走向弯曲,有支管的称为复杂性低位肌间瘘。
  b.高位肌间瘘管:指内口在肛窦,瘘管至内外括约肌间向上发展的肛瘘。
  ③肛提肌下肛瘘
  a.低位肌外瘘管:指内口在肛窦,瘘管穿过肛门外括约肌浅部的肛瘘。向一侧坐骨间隙发展的称为单纯性低位肌外瘘。向两侧坐骨直肠间隙发展,形成像马蹄铁形状,肛门两侧都有外口的称为复杂性低位肌外瘘,又叫低位蹄铁形肛瘘。
  b.高位肌外瘘管:指内口在肛窦,瘘管穿过肛门外括约肌深部的肛瘘。向一侧坐骨直肠间隙发展的称为单纯性高位肌外瘘,向二侧坐骨直肠间隙发展的称为复杂性高位肌外瘘,又叫高位蹄铁形肛瘘。
  ④肛提肌上肛瘘
  指内口在肛窦或齿状线上方肛管直肠壁上,瘘管由肌间隙进入骨盆直肠间隙,穿过肛提肌的高位肛瘘。

  
上一篇:肛瘘病因分为哪几种     下一篇:肛瘘有哪些症状

温馨提示:为了方便大家,广州东大肛肠医院特别开设专家在线咨询服务,为您解答疾病相关问题,并保证您的隐私。

请点击按钮咨询预约即可与专家咨询相关疾病问题。或拨打健康咨询热线:020 - 8385 0060

在线咨询 网上预约 QQ咨询 就医指南
肖祥斌
肖祥斌
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具有丰富临床诊疗经验,在治疗肛瘘、痔瘘…
在线咨询
王子社
王子社
1982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曾于1991年、1996年先后两次进修于河南医科大学...
在线咨询
闫金明
闫金明
毕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在三甲医院从事外科疾病临床与科研,在肛肠外…
在线咨询
谭少芬
谭少芬
从事中医诊疗及教学工作,擅长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疾病,并积累了丰富…
在线咨询
徐选玉
徐选玉
毕业于江汉大学,扎实的专业知识使其在肛肠病方面的造诣日渐深厚...
在线咨询
PPH微创无痛技术 美国HCTP微创无痛技术 美国COOK痔疮抢套扎技术 东大专利痔闭切手术 韩国Dr.camscope电子肛肠镜 养生大肠水疗技术